首页 > 政府工作 > 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2-01-13 作者:区政府办

  源汇区十五届人大五次

  会议文件(十六)

  

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6月1日在源汇区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

  源汇区人民政府代区长史一鸣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源汇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顾

  2020年是极不平凡、极为不易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巨大冲击和挑战,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一城两区三镇”建设,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团结拼搏,共克时艰,夺取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一)抓防控战疫情,守护群众生命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扛稳扛牢政治责任,第一时间成立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大年初一快速果断响应,全区60多个单位、近2000名党员干部下沉小区,64名驻村第一书记就地转化为防控尖兵,79个行政村、19个城市社区两委干部严密封控值守,外控源头防输入、内断传播防蔓延,构筑了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坚固防线,不到一个月就控制了本土新增病例。在抗疫形势最为严峻的时期,我们千方百计抓好防疫物资、生活必需品、水电油气暖网等要素供应,有效保障了各行各业有序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复学。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斗争中,全区医务工作者逆行而上、一线冲锋,广大党员干部、志愿者坚守岗位、严密防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社会各界捐款捐物、传递温情,从城区到乡村,从机关到企业,从市场到校园,铸就了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的生命防线,凸显了非常时期全区人民的硬核力量,彰显了广大干群的家国情怀!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为全区抗疫斗争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抓纾困稳增长,经济运行回归常态。纾难解困服务企业。成立“六稳”“六保”工作领导小组和6个工作专班,积极稳岗惠企,为45家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补贴165万元,为7家企业发放应急援企稳岗补贴217.97万元,为企业减税降费1.6亿元,市场主体逆势增长达到15.9万户。积极扩大项目投资。瞄准上级经济政策和国家重点投资领域,成功申报上级资金项目43个,其中专项债券项目17个,争取资金7.24亿元。33个全市集中开工项目开工率100%,伟光汇通食品文化小镇等19个省市定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0.5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35.6%。经济增长恢复平稳。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12.5亿元,增长(同比,下同)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9亿元,下降4.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019.8元,增长3.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2亿元,增长3.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73亿元,增长14%,其中民生支出占比超过72%。全区经济运行克服了疫情影响,主要指标由负转正,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

  (三)抓短板补弱项,“三大攻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如期完成。坚持“输血”“造血”并举,落实就业扶贫、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各项政策,全区贫困户都有3—5项持续增收措施,41个扶贫项目全部完工。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新设立100万元防贫保险救助金,119名符合兜底保障政策人员得到安置,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人均纯收入超过6000元,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严格落实“六控”措施,深化“三散”污染治理,全区PM2.5改善率8.5%,PM10改善率13.8%,优良天数247天,比2019年增加68天,空气质量创近年最好水平。唐江河断面水质、澧河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和农用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100%。重大风险有效防控。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纳入全市攻坚范围的43个问题楼盘已基本化解35个,完全化解11个。信访件按期办结率100%。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四)抓调整促转型,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传统产业加快升级。实施工业“三大改造”项目30个,累计完成投资46.4亿元。新增极地制冷、欧风洁具、中磨磨具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三剑客、美凯生物、远工机械等25家企业入库科技部中小企业评价系统,曙光汇知康被评为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纳入全市“十百千”亿级培育工程的13家重点企业产值增长21%,利润增长18%。商贸业持续繁荣,新增21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特色商业区快速发展,成功晋级全省一星级服务业“两区”。开放活力逐步增强。调整充实招商力量,围绕产业图谱,深入开展以商招商、定向招商和全链条招商,成功签约迪信通5G智能制造产业园、上海创始集团沪源医疗器械产业园等24个亿元以上项目。产业集聚效应显现。“五园同建”全面推进,主导产业实现集聚发展。豫中南汽贸服务产业园68家汽车销售企业销售车辆2.9万辆,实现销售收入28.56亿元。医疗器械产业园京东医药仓投产运营,唯是美医美产业园、医疗器械标准化厂房等项目进展顺利。智能制造产业园新入驻了深圳盈联光学、漯河第一中专实训基地等项目,迪信通5G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即将建成投用。豫中南物流分拨中心产业园建成国内首座电力设备检测省级突发短路实验室。中小企业科创孵化园规划建设了泰华工业园、鲁明工业园。要素保障支撑有力。全年共报批土地611.8亩,收储土地600亩,划拨和挂牌出让土地689.58亩。争取上级各类资金11.2亿元,发放产业发展扶持资金5000余万元,协调金融贷款1.3亿元。畅通企业招才引智渠道,开展多种形式招聘活动128场次,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808人,为企业提供用工服务3200余人。

  (五)抓基础强三农,乡村振兴赋能添彩。农业生产保持稳定。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深入开展土地执法,违法乱占耕地行为有效遏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新打深井124眼,新建桥涵11座,疏通沟渠6.35千米。新增大刘镇高标准农田1万亩,全区粮食总产10.6万吨,保持了产量稳定、质量提升的良好态势。新组建石磨坊、美宜家2家小麦产业化联合体,全区“三品一标”认证企业达到14家。农村环境明显改善。完成户厕改造8240座,农村生活垃圾市场化运营清扫保洁做到日产日清。新增造林5200亩,建设“森林乡村”3个。建设“百县通村入组”道路18公里,建设乡道扶半线“美丽农村路”5公里,打造“四好农村路”精品环线65公里,“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综合评价位居县区第一。成功创建8个省市级“四美乡村”、2000户“五美庭院”,问十乡宋庄村、空冢郭镇半坡朱村入选全市“四美乡村”20强。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深化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强村级党组织发展活力“双增”行动,采取政府投资和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合作等方式,实施了村集体经济创业示范基地、高效农业产业园、冷库建设等产业项目,推动集体经济扩面提质,全区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部清零,收入超10万元的村达到19个,超5万元的村35个。

  (六)抓保障惠民生,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尽心竭力保障民生。在财政收支矛盾持续增大的情况下,坚持过“紧日子”,将更多财力用于民生,省定9件、市定8件19项、区定10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实现了大疫之年惠民力度不减、成色更足。就业创业扎实推进。全区城镇新增就业5590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482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736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09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539万元,带动就业1372人。社会保障得到增强。城乡居民养老金、医疗保险金、优待抚恤金、城乡居民低保金等各项社保资金严格按政策标准及时足额发放。城市低保月标准提高了55元,农村低保年标准提高了1600元。各项事业持续进步。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许慎小学南校区、源汇实验学校如期招生,源汇中心学校、区实验小学分校主体完工,新建改扩建了空冢郭乡中、问十乡中餐厅和半坡朱小学综合楼、大刘镇中宿舍楼教学楼,新建了2所幼儿园和96套教师周转房。为112名0—6岁残疾儿童实施了康复救助。新建停车场5个,新增停车位700个。新建社会足球场5个、城市和社区书房6个。实施了区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和空冢郭、问十卫生院改造,医疗保障能力得到增强。成功创建19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法律服务室实现全覆盖。营商环境更加优化。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867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在行政服务大厅设立了企业开办专区,实现了企业开办“一窗通办”和印章免费刻制、证照免费邮递。着力推动简政放权,22家单位取消事项112项,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12项,清理证明材料25项,向乡镇办赋权41项。工程建设项目实现工改平台全流程审批。城市形象显著提升。统筹“百城建设提质”和“城市双修”,对交通南路、金江路、五一路、公安街等城市主次干道进行了改造整修,清淤疏挖排水管网22条,新建公厕17座,实施集中供暖工程141.44万平方米。拆除违建400余处,门头牌匾整治提升位居县区第一。全力配合省、市重点工程建设,干西线建成通车,南环路完成改造,沙澧河大二期、西环、许信高速等工程进展顺利。挂刀营村一期、唐人街一期、毛寨村一期、三里桥村一期“两改”项目安置房全部分配入户。对144个老旧小区进行了改造提升,红色物业管理模式、“群众点菜、对症下单”、“民呼我应96771”和“四单式”工作法得到广大群众好评。源汇区作为主城区、老城区,以全新面貌顺利通过全国“创文”测评。维护大局和谐稳定。健全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弘扬社会正气,成立区见义勇为协会,发放见义勇为补助金190余万元。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接访制度,有效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信访难题,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挑战前所未有,斗争艰苦卓绝。面对严峻考验,我们顶住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在“难”的环境下知难而进,在“稳”的基础上笃定前行,在“进”的势头上奋力拼搏,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我们还获得了省级食品安全达标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区、省级健康促进区、全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等荣誉,实现了“十三五”规划的精彩收官。五年来,全区上下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同心同力、接续奋斗,在抓大事谋长远中积势蓄能,在解难题攻难关中砥砺奋进,“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总体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

  ——五年来,综合实力持续攀升。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地区生产总值是“十二五”末的1.4倍,年均增长6.3%;固定资产投资是“十二五”末的1.5倍,年均增长9.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是“十二五”末的1.4倍,年均增长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十二五”末的1.5倍,年均增长8.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十二五”末的1.5倍,年均增长7.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十二五”末的1.26倍,年均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是“十二五”末的1.52倍,年均增长8%。

  ——五年来,产业结构转型调整。三次产业比重由“十二五”末的4.5:44.1:51.4调整为3.1:31.6:65.3。工业经济提质增效。累计实施工业“三大改造”项目95个,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5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79.4%。沙澧产业集聚区被评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连续四年荣获“二星级”产业集聚区。现代农业发展提速。粮食总产稳定在10万吨以上,高标准农田达到2.1万亩,特色农业产业规模达到6000亩,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197家,涌现出空冢郭镇众启桑葚、豫垚种植,大刘镇咱家果蔬、中草药种植,问十乡非洲菊种植、众康水产养殖等特色农业新亮点。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人民路、交通路核心商圈、特色商业区商圈与以长申玉、澧南商业街为代表的新兴商圈联动发展。豫中南汽贸服务产业园辐射能力全面增强。全区服务业纳税超千万企业4家,超500万企业8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始终位居全市首位。

  ——五年来,城乡面貌显著改观。中心城区规模拓展,沙澧产业集聚区、空冢郭镇加速融入城区发展,城镇化率达到69.74%。坚持“创文”引领,累计改造整治老旧小区524个,新建改建公厕62座,改造整修主次干道12条、背街小巷726条;“两改”工作稳妥推进,累计征收房屋35万平方米,建设安置房50万平方米。乡村环境不断改善,农村生活垃圾清扫保洁市场化运营实现全覆盖,所有行政村全部实现主街道硬化、亮化,村村通自来水,累计新建改建农村公路90公里,新建维修桥涵83座,改造农村危房334户,户厕改造17340户,成功创建8个省级“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示范村、8个市级“四美乡村”示范村、2个“美丽小镇”、6000户“五美庭院”。

  ——五年来,民生福祉不断改善。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8048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6686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165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城乡居民养老金标准由每人每月80元提高到100元,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515元提高到57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2960元提高到4560元,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分别由35万元、15万元提高到37万元、55万元。持续改善办学条件,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4所,新增学位8070个。医疗资源整合提升成效明显,形成了区级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所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统计、审计、人防、供销、民族宗教、对台、侨务、工会、慈善、共青团、残疾人、老龄与妇女儿童、国防和预备役建设、机关事务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五年来,自身建设全面加强。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深化改革,在全市率先推行了“进了社区门、最多跑一次”改革,1288项审批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可办、一网通办,601项即办事项实现一次办妥。认真办理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案件,依法行政得到加强。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全部按时办结。顺利完成行政单位机构改革,部门权责清单全部在网站公示。严格落实财政预决算公开,开展重点工作常态化跟踪审计,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坚决反对和抵制“四风”,驰而不息正风肃纪,政府行政效能全面提升。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我们深切体会到,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航定向、伟大实践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科学决策、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和区政协有效监督、全力支持的结果,饱含了各位代表、委员的智慧和力量,凝聚了全区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工作在各个领域、各条战线的全区人民,向支持源汇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发展的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全区经济总量不大,工业基础薄弱,后续增长乏力;产业结构不优,转型发展的任务艰巨;城区和产业发展空间不足,众多历史遗留问题亟待解决;大项目、好项目偏少,稳定增长动能不足;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民生保障和基础设施还存在较大短板;政府系统自身建设还需持续加强,等等。对此,我们一定直面问题挑战,努力改进工作,绝不辜负人民重托!

  二、“十四五”发展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源汇区追赶跨越和大有可为的关键五年。根据《中共漯河市源汇区委关于制定源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区政府编制了《漯河市源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请大会审议。

  《纲要草案》提出了2035年远景目标:到2035年,我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实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迈上新的台阶,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富强、生态、活力、平安、幸福的“五个源汇”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现代化源汇基本建成。

  “十四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落实“四个着力”、持续打好“四张牌”,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落实新时代漯河经济社会发展“五个一”总体思路,聚焦“一中心一基地一融合”战略定位,坚持“一城两区三镇”发展布局不动摇,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漯河贡献力量,谱写新时代源汇高质量发展更加出彩绚丽篇章。

  着眼推动“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动融入国家、省和全市“八区联动”战略部署,总体要求是重点围绕“三个聚焦”:一是聚焦“三个一”战略定位。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着力把源汇区建设成漯河市商贸物流和新兴服务业中心,以医疗器械和智能制造为特色的河南省重要智能制造生产基地,河南省文旅融合示范区。二是聚焦“一二三”发展布局。持续优化“一城两区三镇”布局,补短板,拓空间,提品质,增效益。三是聚焦“五动”重大举措。通过区域带动、项目拉动、改革推动、创新驱动和城乡联动举措,确保实现“十四五”宏伟蓝图。

  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用“一跃三高三提五突破”描绘了全区“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全区综合实力实现大幅跨跃,城镇化率、城乡居民收入、三产比重持续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产业集群发展、城乡人居环境、基础设施水平显著提升,现代产业体系、新型城乡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全面突破。

  为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纲要草案》提出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主要体现在以下九个方面:一是聚力转型升级,持续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二是聚力创新驱动,持续增强发展新动能。三是聚力改革开放,持续释放发展潜能。四是聚力基础建设,持续强化支撑能力。五是聚力统筹发展,持续提升城乡品质。六是聚力乡村振兴,持续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七是聚力绿色发展,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八是聚力人民至上,持续绘就幸福源汇。九是聚力安全法治,持续推进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纲要草案》明确的重点任务,集中体现了区委“十四五”时期的战略意图,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重心。

  各位代表!“十四五”规划是今后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区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凝聚各方智慧,承载人民期盼。展望“十四五”新征程,前景十分广阔,目标催人奋进,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众志成城,奋力拼搏,“十四五”宏伟蓝图一定能够实现,源汇区的明天必定更加美好!

  三、2021年主要工作任务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对于实现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至关重要。今年政府工作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省委、市委、区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培育优势主导产业为抓手,以产城融合为发展途径,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积极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推动解决城市发展的制约瓶颈,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进出口总值稳定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省定、市定目标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完成省定、市定目标任务。

  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优化空间布局,在产城融合上谋新篇。“南延”,拉大城市框架。按照“以业兴城”“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理念,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宜居漯河南部新城。解决好开源遗留问题,实现企业健康良性发展。推动特色商业区持续稳定繁荣,实施神州鸟园升级改造、运动神兽馆二期、大唐芙蓉园、栖凤府等项目。加快老华强区域金江学府项目推进,实施老电厂区域、闫庄村城中村改造项目,适时启动毛寨村二期改造。在南环路以南区域布局康养、总部经济等服务业项目,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要素向南部新城区域集聚。“西进”,完善产业布局。结合全市国土空间规划调整,依托省、市重点工程建设,梯次推进西进区域开发。加快沙澧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高标准开展“百园增效”行动,完成西扩区域永安江路、飞凤山路、五台山路等8条道路建设,建设舞凤山路—高铁段污水管网,分类推进闲置、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五大专业园区”进一步明确规划范围、发展目标、工作举措。空冢郭镇大力发展餐饮配送等都市快消品热链物流项目,大刘镇沿新西环积极布局冷链物流产业项目,问十乡沿许信高速下路口规划建设占地200亩的物流园区。“东优”,提升城市品质。以建设更高水平的全国文明城市为统领,推动老城区有机更新,加快总投资84.7亿元24个“百城建设提质”项目实施,年内完成投资20.8亿元。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受降路历史文化街区完成建筑外立面改造提升和街区拆建工程,新建一批街头游园公园、城市书屋和便民服务网点,规划建设公共停车场,新增停车位300个以上。持续实施集中供热工程。完成三里桥村二期4栋、挂刀营村二期4栋安置房建设,适时启动老检察院、罐头厂区域等群众同意率95%以上的“两改”项目。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常态化开展市容秩序、交通秩序提升行动,新打造一批特色街巷、小区和“门前三包”示范路段、示范门店。强化道路日常机扫保洁,保持城市干净卫生。稳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打造老街办事处垃圾分类示范片区。深化文明宣讲和志愿服务活动,持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二)深化转型升级,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创新业。促进服务业提质增效。支持丹尼斯、新玛特、大润发、大张超市等知名连锁商超提升业态品质,扩点布局加工、仓储、配送中心。提升伊诺中原农产品市场交易能力,建设博鳌物流园、鲁明物流园、源汇区供应链物流中心等项目。整合完善豫中南汽贸服务产业园功能,打造全产业链汽车消费市场。推动家盛世、豫中南建材批发市场、温州小商品城等专业市场改造升级。加快空冢郭镇和问十乡综合养老服务债券项目实施,启动源汇区康养服务中心建设。拓宽新经济业态,引进一批总部经济、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等新兴产业项目,实现量的优势转化为质的提升。发展壮大主导产业。围绕高性能医疗器械、智能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完善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倍增发展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支持曙光健士集团加快上市培育,引导美凯生物、美沙瓦医疗靠大联强,建成大参林二期、唯是美医美产业园、美豫医疗科技、上海沪源医疗器械产业园等项目。集聚发展智能制造产业,依托迪信通5G智能制造产业园,引入智昌机器人、天河电子等知名高端企业,联合漯河联通公司建设省级5G+工业互联网技术研发中心,建成泰华工业园标准化厂房、有为光电等项目。支持远工机械、固强电力、伯爵液压、邦威橡胶等本土企业做大做强。实施以智能化为主的工业“三大改造”项目24个,完成投资31亿元。持续加大“十百千”亿级、“小升规”企业培育,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以上。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伟光汇通食品文化小镇建设,力争“漯湾古镇”项目一期开街,推动食品文化休闲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特色商业区新招引一批文化创意体验项目入驻,推动“文商旅、游购娱”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沿漯舞路生态带和唐江河生态观光带,大力发展马店、蔡庄、陶桥等特色乡村旅游,形成全域旅游环线。推动三镇规划布局一批乡村度假康养、田园休闲观光项目,培育现代农业、休闲旅游业等新的产业体系,带动三产融合发展。

  (三)激发内需动能,在稳定经济增长上举新措。扩大合理有效投资。聚焦产业转型、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做好土地收储、标准厂房建设、手续报批等前期工作,突出抓好省市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两新一重”项目落地实施。完善项目储备库,争取更多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加快推进在建专项债券项目,确保早日建成发挥效益。围绕区域重大发展战略、主导产业培育和国土空间规划布局,完善细分行业领域招商“树状图”,按图索骥定向拜访知名企业、国内外500强和细分领域的行业百强,着力招引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力争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0个以上,10亿元以上项目3个以上。促进消费扩容提质。深入实施促消费专项行动,扩大“千企惠民促消费”活动成果,提升消费质量、优化消费环境,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增强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带动作用,鼓励发展在线教育、互联网健康医疗等无接触交易服务,提高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支出效率。健全城乡物流网络,探索快递进村、进社区新模式,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以改善民生为导向挖掘乡村消费潜力。合理布局大型商圈、专业市场等消费场所,持续繁荣人民路、交通路核心商圈、特色商业区商圈和长申玉、澧南商业街等新兴商圈,培育体验经济、假日经济、夜间经济等消费热点,打造独具魅力的消费“打卡地”,力争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1.9亿元。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跨省通办”,围绕贴心服务企业、诚心服务项目、暖心服务基层、爱心服务群众“四个服务”,提升政务服务效率。采取经费配套、补助、奖励等方式,引导支持企业建设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新培育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不但要让企业活下去,更要引导各类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发展活力。坚持重点项目建设、服务企业、城建交通工程周例会制度,大力开展产销、银企、用工、产学研对接,及时解决企业发展和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难题。加大助企纾困力度,落实好小规模纳税人起征点提高到15万元等各项减税降费让利政策,让好政策变成企业的真实惠。

  (四)加快“三农”发展,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开新局。深化脱贫成果转换。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支持政策、工作体系等方面无缝衔接、接续推进,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力量、帮扶力量总体平稳。健全防返贫监测长效机制,强化脱贫监测户、边缘贫困户动态监测和帮扶,持续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政策落实。抓好扶贫项目实施,确保扶贫项目长期稳定发挥效益。促进农业高质高效。扛稳粮食安全责任,严格耕地保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新建设4万亩高标准农田,确保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0万吨以上,生猪产能稳定在17万头以上。坚持“三链同构”,制定全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实施“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模式,依托各乡镇现有产业基础,规划建设问十乡特色养殖、高效种植及大刘镇食用菌生产、空冢郭镇城供蔬菜等6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促进农村宜居宜业。制定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统筹推进污水治理、坑塘整治、户厕改造等工作。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加强农村宅基地和村民自建房管理。持续推进“百县通村入组”工程,新建农村公路8公里,争创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区)。新打造空冢郭村、马店村、蔡庄村、骆坡村4个省级示范村。促进农民富裕富足。制定全区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支持农民自主创业、就近就业、外出务工,引导农民勤劳致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00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813元,增长4%。成立区农投公司,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集体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加大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清产核资成果运用,采取入股、租赁、合作建设等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力争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60%以上。

  (五)守住发展底线,在维护安全稳定上建新功。筑牢疫情防线。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落实人物同防、闭环管理,加强农贸海鲜市场、进口商品、冷链物流等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管控,强化重点人群排查管理和“应检尽检”,认真做好防控物资储备和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完善疫情应急管理体系和防控救治体系,坚决切断疫情输入途径、消除疫情传播隐患。把好安全底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持续推进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消防安全、校园安全、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等安全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实战演练,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能力。坚守生态红线。以中央第二轮生态环境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突出抓好“三散”治理和重污染天气防控,常态抓好禁燃禁烧禁放,确保PM2.5、PM10、空气优良天数保持“两降一升”。严格落实河长制,推动唐江河生态修复和黑臭水体治理,常态化开展河湖治理和“清四乱”。深入落实田长制,强力推进“大棚房”清理整治,严格土地执法,坚决遏制农村乱占耕地违法行为。大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积极实施农田防护林工程、乡村绿化美化工程、生态提升工程。防范重大风险。积极化解政府债务,确保政府综合债务率指标控制在省定安全线以内。加大非法集资案件处置力度,有效化解金融风险。用足用活相关法规政策,推动问题楼盘有效化解,努力解决一批城市建设历史遗留问题。加强社会治理。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强化城乡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巩固社区治理成果,引导农村基层组织有序参与农村事务发展。深化平安源汇和法制源汇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机制化常态化,持续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多元化解机制,依法规范信访秩序,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全面深化殡葬改革,推进移风易俗,倡导社会文明新风。

  (六)增进民生福祉,在提升幸福感满意度上攀新高。稳定就业创业。积极落实就业创业各项措施,城镇新增就业3800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900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380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新发放小额创业担保贷款5000万元以上。健全社保体系。严格按照上级政策标准,及时足额发放养老金、失业金、医保金、城乡居民低保金等各项社保资金。提升社保能力,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大病补充保险、医疗救助全覆盖。办好民生实事。持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源汇中心学校、区实验小学分校建成招生;谋划新建王屋山路中小学、汉江路南关小学、沙澧产业集聚区经六路小学等学校。加快区人民医院提质扩能和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实施区中医院综合改造提升项目,推动市、区中医院专科合作。继续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为全区0—6岁残疾儿童实施免费康复救助。加强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新建3—5个村级文化广场。加快唐江河生态水系建设,新建10公里休闲滨河观光乐道。严格市场监管,新建2个大型商超农产品质量快速检测室。完善环卫设施,新建改建公厕7座。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对全区供水厂站机电设备、主管道全面保养维护。改造提升峨眉山路等8条市政道路和团结路等8条背街小巷。对所有主次干道排水管网进行清淤,完成泰山南路排水通道改造。新实施71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高标准完成柳江小区、人民路水利厅家属院2个省级试点小区改造。配合支持沙澧河大二期、西环、许信高速等省市重点工程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健全疾病防控和救治体系,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能力。鼓励社会力量发展康养项目,健全居家养老社区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困难群体、特殊群体就医、就学、就业、生活、住房、法律援助等社会救助体系,使人民群众遇急有助、遇困有帮。

  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强化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做好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创建全省双拥模范区。统筹做好民族宗教、对台、侨务、统计、人防、供销等各项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工作。促进妇女、儿童、老龄、慈善、红十字会、见义勇为等各项事业发展。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奋进新时代,开创新征程,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更加勤勉务实的工作作风,脚踏实地、扎实工作,努力建设为民、务实、高效、清廉政府。

  (一)加强政治建设。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区委决策部署。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自觉履行管党治党责任,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扛牢意识形态工作责任。

  (二)严格依法行政。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规范行为,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严格执行重大决策、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机制,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依法做好政务公开,规范执法行为,强化行政复议工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改进工作作风。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要位置,集中财力物力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倡导实践实干实效、担当担难担责的工作作风,锲而不舍抓好工作落实。扎实开展“一转两提”活动,深入纠“四风”持续转作风,严肃查处扰乱企业经营、干扰项目建设、损害发展环境的人和事。持续强化政府系统执行力建设,保证政令畅通,做到令行禁止,切实提高行政效率,用政府的“效能指数”提升经济社会的“发展指数”。

  (四)坚守清廉本色。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强化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加强审计监督、财政监督,严厉查处各类违纪违法行为。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兜牢“六保”底线,把更多资金用于民生、用于发展,以政府的“紧日子”换来群众的“好日子”。

  各位代表!幸福源于奋斗,实干创造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精神状态和敢闯敢干、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凝心聚力,勇于担当,奋力谱写源汇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崭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